10月14日上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閩南師大客座教授汪毅夫應邀為我校師生作題為《從臺灣進士看清代科舉制度》的專題講座。漳州市委統戰部、漳州市臺辦、漳州市僑聯等單位代表到場聆聽講座,講座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蔣一婷主持。
講座中,汪毅夫首先就“臺灣進士”進行解析,分享其考證確定臺灣進士人數為33人的經歷。隨后,汪毅夫以臺灣進士汪春源、陳夢球、施士潔、許南英等為例,講解了清代科舉制度施行的過程。他指出,科舉制度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清代科舉(鄉試)是清代閩臺交流的重要紐帶。
講座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加深了與會人員對臺灣進士、清代科舉制度以及相關歷史史實的認識與理解。講座結束后,汪毅夫教授與現場師生進行交流,就臺灣進士之間的關系、清政府惠臺政策、日據時期的閩臺交流、臺灣會館中的祭祀傳統等進行深入探討。
專家簡介:
汪毅夫,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閩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曾任全國臺聯會長,全國人大常委、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副省長,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兩岸臺胞民間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常務理事。

(文/圖:黃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