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11月23日下午,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李順興為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教工第三黨支部作了題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對化學化工與環境學科專業建設的啟示”的專題黨課。
李順興通過梳理歐美國家現代化的形成過程和存在不足,總結歸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優勢與特色,形象生動地闡述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長期性和全局性地位。結合我校化學化工與環境學科發展現狀,對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戰略指引下化學化工與環境學科專業建設謀劃思路、提出舉措。
李順興指出,黨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務,全面、系統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和歷史意義,賦予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新的內涵特征、歷史使命與發展路徑,為推進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戰略一體部署,突出了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為新時代教育和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當前,加快推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強國目標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步入世界強國行列的關鍵步驟,必將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
李順興強調,化學化工與環境等相關學科是新工科建設的重要部分,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動力源之一,也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方向。學校要將辦學發展融入中國式教育現代化中,必須對學科進行長遠規劃,不斷強化學科的龍頭作用,堅持頂天立地整體布局,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作“頂天”設計,著眼于2050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做好分離分析技術、污染物快速檢測、疾病診斷等領域的學科布局和規劃工作,服務國家能源、化工和環境戰略需求;要始終立足服務區域發展作“立地”規劃,瞄準教育現代化發展趨勢,立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整合漳州、龍巖等地區優勢資源,提升學科社會應用價值,建立學校品牌,將學校學科建設優勢轉化為效能和影響力。
黨課結束后,李校長與支部黨員互動交流,逐一回答黨員同志提出的問題,為青年黨員教師答疑解惑。學院師生表示要結合此次黨課內容,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推動學院各項工作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體現政治擔當,為學校建設省一流大學貢獻更多的力量。

(文:黃明強、蔡偉政 圖: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