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著名歷史學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應邀來我校講學,為我校師生作題為《歷史的人文與科學》的專題講座,來自各個學院的300余名師生聆聽講座,講座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何紹福主持。
葛劍雄教授從“歷史學是什么”這一問題入手,引申出“歷史是怎么來的”這一歷史知識生產機制之問。他指出,歷史學不僅包括歷史真實本身,還包括歷史研究、歷史發展規律、研究歷史的方法和理論等,因此歷史學屬于“科學”與“人文”兩個范疇的知識。通過對比“人文”與“科學”兩部分知識價值各自不同的取向,輔之以生動詳實的事例,葛劍雄教授進一步提出,歷史學“人文”與“科學”兩個部分的張力,為我們探究歷史留下了巨大空間。人文強調精神觀念,科學強調物質科學;人文強調個體和主觀性,科學強調群體和客觀性;人文講求傳承,科學講究懷疑精神;人文的最高境界為信仰,科學的最高境界是真理。
最后,葛劍雄教授闡釋了“人文”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的育人功能。他提出,歷史教科書書寫有別于學術研究,教科書體現國家意志,史實有所選擇、有詳有略,但不能歪曲事實,不能片面戲說歷史,這是教科書的“底線”。
講座結束后,葛劍雄教授就歷史應用的方法、歷史教學內容的層次性、歷史研究原則的階段性等與師生進行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專家簡介:
葛劍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葛劍雄教授是《百家講壇》主講嘉賓,著有《中國人口史》《中國移民史》等史學專著20余部、論文百余篇。

(文:張永欽 圖:林惠敏、盧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