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篇通訊《情到深處——習近平同志與新聞輿論工作》在我市廣大新聞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11月10日,新華社刊發長篇通訊《情到深處——習近平同志與新聞輿論工作》,深刻揭示習近平總書記與新聞工作者交友、交心、交情,關心、信任、支持新聞輿論工作的深情與智慧,生動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濃濃的新聞情和沉甸甸的人民情。
文章刊發后,在我市廣大新聞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當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以及時代賦予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始終帶著真心真意真情開展工作”
“如果我們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能帶著真心、真意、真情和采訪對象交朋友、拉家常、抒心臆,我們的新聞作品就會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具意義。”漳州新聞網總編輯賴雄偉在細讀長篇通訊后深受啟發,他說,“習總書記為東南衛視‘記者行動’題詞‘做好輿論監督,反映百姓心聲’,從中可以看出,‘一切為了人民’是習總書記關心、重視、善用新聞輿論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動因。”
“新聞輿論工作是國之大事,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將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教誨,以傾聽、反映群眾心聲為己任,努力為民排憂解難。”賴雄偉說。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我們新聞工作者,作為新時代黨的新聞工作者,我們是幸福和幸運的。”長泰縣融媒體中心主任王海坤反復閱讀文章,心中倍感溫暖。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王海坤談道,縣級融媒體中心是最基層的新聞輿論工作主陣地,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自覺強化“四個意識”,積極為黨立言、為民發聲,用心用情開展宣傳,讓群眾愛聽愛看,不斷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
“善用媒體,切實發揮新聞媒體的最大效用”
閩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沈毅玲在通讀文章后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從基層工作開始就相當重視與新聞媒體的互動,關注新聞媒體的發展,與媒為善,善用媒體,在與媒體的互動中塑造了積極良好的黨的形象。可見,輿論工作對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名新聞教育工作者,沈毅玲表示,將主動消化、吸收新時代帶來的新要求與新挑戰,及時有效地將信息轉化成一份份責任、變成一顆顆種子,種在未來媒體從業者的心上,成為他們的初心。
“從文章中,我們充分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新聞工作者的親切關懷,這是新時代廣大新聞工作者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閩南日報社要聞部負責人黃妍婷說。當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是新聞輿論戰線的重大責任,黃妍婷表示,將積極發揮黨報的優勢特點,用更接地氣、更有生氣的新聞報道,把黨的聲音傳遞下去,成為漳州最強音。
“把習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化作前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濃濃的新聞情和沉甸甸的人民情,讓閩南日報社芝山記者站負責人張俊毅備受感動,他說:“作為地方黨報的一名時政新聞記者,我將牢記習總書記的諄諄教導,認真學習領會貫徹習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新聞志向、工作取向,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用心、用情、用力為富美新漳州建設鼓與呼,努力采寫更多有溫度、有鮮度、有深度的好作品。”
“細讀文章后,我倍感振奮。”漳州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曾雅碧激動地說。從事新聞工作多年來,曾雅碧覺得,在從事一份“橋梁”和“喉舌”工作的同時,感受到更多的是這個職業所帶來的職責和使命。“雖然媒體行業辛苦勞累,但只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埋頭深耕,腳下的土地就永遠遼闊。相信,日拱一卒的努力不會全無是處,日復一日的努力終會云開日出。‘我不是偉大的傳播者,但我傳播的都是偉大’,當新聞在那里,記者就不會走遠。”曾雅碧對未來充滿期待。
☉本報記者 陳益雄 張志鵬
2019-11-15 02 綜合新聞
http://218.86.31.69:88/html/2019-11/15/content_225760.htm
http://www.zznews.cn/zhuanti/system/2019/11/15/0301618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