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蔡柳楠 劉藝敏)5月21日,“茶·林語堂與世界”主題講座在位于漳州古城的市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中心舉行,由此首屆“國際茶日”漳州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序幕。來自全市各界的專家學者、茶界精英、茶農代表相聚一堂,共品茗茶、共話發展、共結茶緣。漳州市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劉文標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漳州市林語堂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陳煜斕從林語堂與茶文化的淵源切入,詳細介紹了漳州茶文化的由來、傳承及林語堂如何助力茶文化在國際上廣泛傳播;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高級茶藝技師林楓則圍繞“漳州茶與閩南茶俗”這一主題,生動講解了閩南茶“叩指禮”等茶俗知識,并深入淺出地對茶詩茶文、兩岸茶情等進行分析,精彩內容引發現場陣陣熱烈掌聲。隨后,與會人員圍繞如何加快推動林語堂茶文化成果的轉化、如何看待“國際茶日”對漳州經濟文化發展的助力等話題展開討論。
本次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局、市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主辦,漳州城投古城運營有限公司協辦,市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中心、漳州茶之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漳州市林語堂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陳煜斕:
茶曾是純潔的象征
林語堂先生,對中國人講西方文化,對西方人講中國文化。這種“講”,不只是翻譯或者雙語寫作,而是以作品呈現中國和中國形象,利用文化傳播糾正和改變西方人的“中國”觀感,以及他們書寫中的無意誤解和有意扭曲。
林語堂先生致力于茶文化的介紹,認為茶是凡間純潔的象征,而泡茶是人生一件樂事。他對茶深情的描述像朵朵白云飄逸而來,在其哲學著作《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中,都辟專節論及茶葉、泉水及茶事,寫出許多有關茶的妙論。根據經驗,他還提出“三泡說”和十條“茶經”。在林語堂先生的文章中,茶的故事不斷被演繹,在水汽里升騰,在茶香中彌漫。
如今,各國茶文化交融互鑒。小小的“東方神葉”,帶著濃烈的芳香、溫婉的品質,從千年的歷史中走來,融入國與國的交流,為全球茶經濟在新的世紀注入新的活力,用古老的茶文化沉淀出發展。茶文化已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財富,漳州茶文化更要做大做強,走出漳州,走向世界。記者劉藝敏文 李林圖
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高級茶藝技師林楓:
茶曾是忠貞的代表
開漳圣祖陳元光的茶詩佳句“茶壺團素月”,為我們道出了漳州自唐朝飲茶的風尚。閩南語稱茶為“Temite”“茶米茶”,茶和口糧同樣重要。而在閩南婚嫁中,茶作為男方向女生下的聘禮,一旦收下聘禮,女子不再他許——在閩南文化中,茶成為忠貞不二的象征。
林語堂先生以閑適、幽默、性靈、平和著稱,與他從小接受漳州茶文化的浸染有關。他愛茶,“只要有一只茶壺,中國人走到哪里都是快樂的。”在描寫茶趣時闡述著中國人特有的“樂活”精神特質;他懂茶,“茶味最上者,應如嬰孩身上一般的‘奶花香’。”啜茶品茗,從品質特征中體會不同茶的獨特風味,再在拿起放下之中體會人生最本質的精髓——苦盡甘來。
品味漳州茶,以白芽奇蘭為例,外形緊結勻整,湯色杏黃明亮,蘭香蕙質,滋味醇爽,葉底軟亮,回甘綿長,散發著優雅與芬芳。他在方言詩《說鄉情》中描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靜生活狀態,也是茶、是家鄉帶給他的不滅印象。
☉記者劉藝敏 文 李林 圖
https://www.toutiao.com/i6829560898118484483/
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yghx/2020-05-22/238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