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現場
11月16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閩南師范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省梅州市舉行。
本次研討會以“新形勢下臺灣民情新變化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大陸研究機構、高校的專家學者和來自島內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大陸高校任教的臺籍教師100余人參加研討會。兩岸專家學者將圍繞“中美關系新局面和新冠疫情對兩岸關系影響”“島內政局、兩岸關系變動與臺灣民情新變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兩岸關系前景展望與意見建議”等子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開幕式上,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閩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林致遠,梅州市委常委陳俊欽,臺灣中華兩岸新時代交流協會理事長黃清賢分別致辭。

楊毅周致辭
楊毅周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本次研討會以“新形勢下臺灣民情新變化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旨在全面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形勢,增強對世界歷史潮流和當今形勢規律的認識;全面準確把握臺灣民情新動態,久久為功達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全面準確把握“兩岸一家親”的深刻內涵,不斷強化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
楊毅周表示,“兩岸一家親”是兩岸同胞互相理解、以誠相待的重要基礎,是推動兩岸攜手同心、一起前進的重要力量,是撫平創傷、化解心結,推進現實問題解決的重要紐帶。當前,兩岸關系嚴峻復雜,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有所減緩,“兩岸一家親”受到不斷挑戰和逐漸侵蝕。但越是形勢嚴峻,越是情況復雜,越是困難重重,我們越要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加強兩岸同胞的血肉聯系;越要深入研究“兩岸一家親”,不斷踐行和豐富“兩岸一家親”的深刻內涵和情感紐帶;越要大力宣揚“兩岸一家親”,讓更多兩岸同胞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楊毅周強調,當前,臺海形勢雖然復雜嚴峻,但逆流只能喧囂一時,并不能改變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歷史大勢。兩岸關系終將撥云見日,柳暗花明。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兩岸一家親”理念,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貢獻力量。

朱衛東致辭
朱衛東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形勢下,舉辦這個研討會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重要性體現在,我們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中美戰略博弈的加劇,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全球權力格局等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剛剛結束不久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既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又有一些創新思路,展現了大陸對臺工作的戰略自信。必要性體現在,形勢越是復雜多變,越要加強兩岸學者交流。這有助于避免誤判,正確的選擇道路、戰略和策略。朱衛東強調,希望參會的專家學者,用全面、準確、辯證、發展的眼光研判兩岸關系和臺灣政局發展,準確的識變、科學的應變、主動的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展。

林致遠致辭
林致遠表示,今天召開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是積極應對復雜臺海形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務實舉措,對進一步把握臺灣民情民意,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他提到,閩南師范大學是兩岸學者攜手共同培育兩岸人才以及教育界深化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橋頭堡,今后將持續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更大貢獻。

陳俊欽致辭
陳俊欽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梅州的市情特征,并指出,梅州利用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血緣相通、文緣相連、商緣相生,梅州籍臺胞基數大的優勢,積極搭建兩地聯絡互動大平臺,開展了大量的兩岸交流項目。期望各位專家學者在本次研討會上,分享探討寶貴研究成果,密切交流溝通,共同譜寫兩岸交流合作新篇章。

黃清賢致辭
黃清賢表示,任何人都無法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秉持戰略定力,正確認知臺灣民眾的矛盾心態,喚起臺灣民眾想要兩岸和平發展的深層愿望,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攜手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
“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是全國臺聯搭建,由兩岸各有關研究機構共同主辦,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的學術交流平臺。研討會旨在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研究臺灣民情,反映臺灣民意,是兩岸學者進行臺灣民情學術研究交流的新平臺。(圖/文 馬豐軍)

研討會現場
http://tailian.taiwan.cn/qgtl/202011/t20201117_12306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