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閩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順興在逸夫圖書館五樓報告廳為2020級應用化學專業和環境工程專業新生講授題為《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應用化學及環境工程專業學生成長的啟示》的形勢政策課。

閩南師范大學校長李順興為學生講授形勢政策課(來源:閩南師范大學)
李順興以“順風耳”“千里眼”“呼風喚雨”等生活實例引入,介紹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的我國經濟社會的“三新”特點,即我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繼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他結合自身的經歷和經驗感悟,希望應用化學和環境工程專業學生要順應“三新”要求,走新工科思維+多學科融合的新路徑,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李順興用大量實例介紹了在新發展階段化學傳感器對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新四化”)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指出化學傳感器是實現“新四化”的重要技術支撐。他說,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下的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些為應用化學及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未來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指出,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結合閩南師大校情和實際,就要為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新格局貢獻力量,發揮閩南師大在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方面的特色優勢,抓住兩岸融合發展的機遇,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作出貢獻。
最后,李順興強調,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的“新工科”建設也蓬勃發展,新工科思維+多學科交叉融合已經成為強校之路。他通過介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于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的生態環境新型治理體系研究與示范應用等,勉勵應用化學及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要不斷培養綜合能力,成為復合型人才,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課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李順興校長的形勢政策課專業性強、內容豐富、案例翔實,既結合了專業知識,又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讓同學們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今后將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做新發展理念的宣傳者、實踐者,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550175646016492729&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75501756460164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