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30日訊(記者 杜正藍 通訊員黃金蘭 蘇婷婷 黃秋菊)12月28—30日“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對話”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在漳州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福建社會科學院、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的1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漳州,共同探討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的淵源、異同以及在臺灣地區的發展融合等問題。
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師大黨委副書記鐘發亮說,本次會議的舉辦促進了客家文化和閩南文化的融合交流,也將有力推動跨文化之間的學術對話、學術研究和學術發展。希望與會專家學者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一步發揮跨文化研究特色,加強交流合作,深化拓展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研究,打造學術精品,自覺承擔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共同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新發展。

開幕式結束后舉行主旨演講。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客家研究中心王東教授等5名專家學者分別作題為《客家議題與晚清革命——以<客民原出漢族論>為研討中心》《閩南客家移民臺灣的個案研究》《文化遺產視域下客家傳統農具技藝的數字化傳承》《清代臺灣閩客族群的合作共生與文化整合》《客家文化邊緣研究的意義》的專題報告。
活動期間還舉行三場分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主題,從歷史學、社會學、民俗學等角度展開闡述,探討了文化傳播視域下陳元光與鄭成功比較研究、閩西民間信仰儀式與鄉村公共性、閩臺族譜中祖先崇拜的雙重性、明清時期閩南民間信仰在南洋的創建與轉型等問題,分別作了精彩發言。
據悉,本次活動為期三天,研討會共收錄論文60余篇,為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提供了一個交流互鑒、思想碰撞的平臺。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59/904610.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