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下午,閩南師大黨委書記吳彬鏹作了《教育科研助推高校治理創新》的講座報告。吳彬鏹從教育科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如何破解高校治理中難點堵點和高校治理如何創新等角度對教科研在高校治理中的地位進行闡述分析。

吳彬鏹說,高等教育科學研究作為教育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高等教育實踐密切相關。隨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高等教育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愈發緊密起來。在我國精英高等教育階段,高等教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和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發揮了“智庫”作用,為解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實踐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方案。為此,2019年11月,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要推動教育科研工作解決教育實踐問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那么要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呢?”吳彬鏹在講座中表示,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國家教育戰略部署中極其關鍵的一環。我們要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轉變,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高等院校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轉化為辦學治校的實際效能,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那么,高校治理中的難點堵點有哪些?一是以大學章程為載體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備,二是二級學院辦學自主權有待擴大,三是大學教師隊伍的服務和管理不夠到位,四是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路徑不夠清晰。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吳彬鏹認為,可以借鑒和發揚教育科研成果,結合學校辦學實踐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和不足,不斷提升學校治理的科學化水平。比如:
加強現代大學制度研究,推動大學從行政化管理走向法治化管理。高校要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 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注重制度創新。
深化以大學內部權利重心下移為重點的大學內部治理研究,擴大二級學院辦學自主權。高等教育研究對大學內部各種權力關系進行深入梳理:一是理順大學內部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之間的關系,二是加強對二級院系治理研究。
開展高校教師隊伍管理研究,推動學校人才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大學教師隊伍管理應滲透在整個教師職業生涯周期,采用系、院、校等三級協調的管理體制;高校要進一步改進完善教師引進和服務體系,同時要強化聘期管理和師德師風建設。
聚焦一流本科教育和教學改革的研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高等教育研究職能來說,既要研究闡釋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理論,又要加強對高校教學改革實踐的理論指導;高校,首先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其次要科學開展課程體系的設計、培養模式的選擇、教學制度的安排、大學文化的營造和授課教師遴選。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223/917092.html?isShare=true&code=071yBd100m8o1L1rko400NER522yBd1H&state=is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