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市委作出了“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戰略部署,有力推動了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食品工業、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市億元企業超過10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40家。
但同時也要看到,漳州市產業發展仍存在工業總量偏小、產業結構有待優化、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
站在“十四五”發展的新起點,漳州高站位提出了打造“創新引領的工業新城”,以實現產業能級的全面躍升。我認為壯大創新型企業主體,就要重視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充分利用大企業的創新能力和資本優勢,支持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共建制造業創新中心、共享科研基礎設施及大型科研儀器;要聚焦“三大三新”產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政策信息、融資促進、管理提升、人才培訓等支持;要加快數字賦能企業轉型升級,支持龍頭企業建立智慧供應鏈網絡、智能工廠,發展服務型制造。
■本報記者 陳鈴清 整理 沈昊鵬 攝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9695094/0
2021-4-3 03專版
http://www.zzxww.com/pc/content/202104/03/content_4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