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4月8日訊(記者 陳成沛)臺灣島內正遭逢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近期臺中、苗栗等部分縣市已陸續推動限水措施,給民眾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不少用水量大的攤販商家只能無奈選擇閉門休息,叫苦連天。與之相比,歷來常受缺水困擾的金門,所幸有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民生用水供應無虞。
就此,相關專家學者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臺灣缺水“天災”暴露“人禍”,民進黨當局毫無作為,對于水資源既沒開源,也未節流,才造成今日之局面。而與福建一水之隔的金門卻飲水無憂,這也是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的啟示和借鑒。
兩岸關系好,臺灣民眾的福祉才會更好
一邊是嚴重缺水,一邊是供水無虞,在閩南師范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執行院長陳麗麗看來,如此強烈對比,正凸顯了民進黨當局的施政無能。
陳麗麗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只是缺水,包括“缺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這五大缺失,反應的都是民進黨當局人為管理和治理能力不足的深層次問題。
她舉例指出,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后就力推“前瞻計劃”,編列2507億元(新臺幣,下同)用于水環境建設,如此天文數字的“前瞻”治水卻不能解決缺水問題,“這個經費具體到底落實到哪些方面?在落實過程中有沒有講求實效?在在顯示治理無能。”
陳麗麗表示,大陸非常關注臺灣的民生問題,福建向金門供水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解決了金門民眾生活以及經濟建設用水,對金門產業發展、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環境的穩定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也是兩岸關系發展非常重要的啟示和借鑒。
陳麗麗就此呼吁民進黨當局不要挾洋自重激化兩岸關系,兩岸如果能在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之下,通水、通電、通基礎設施建設,并可為臺灣民眾解決很多民生問題。當然前提是承認“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兩岸關系好,臺灣民眾的福祉才會更好。
(本篇新聞內容有刪減)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986512.html
版權所有:閩南師范大學 制作與維護:閩南師范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 Copyright 2013 ? www.webvpn.mn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