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播:每年的5月25號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設定這樣的日子主要是提醒大學生珍惜生命,關愛自己,關愛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日前不少高校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關愛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活動,那么我們該如何來呵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呢?
解說: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幾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頻頻沖上社會熱點。
同期聲:小鄭(學生):我覺得我大部分狀態是健康的,但是遇到低谷,就是遇到打擊的時候可能會陷入低谷期。
同期聲:小吳(學生):我覺得情緒是需要宣泄的,不然的話情緒找不到一個出口的話,那就只能自己爆炸,那不太好。
解說:目前各個學校均通過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等方式構建線下關愛體系,幫助大學生們疏解困惑,不過不少在高校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愿意主動并積極面對心理問題的學生多數都能夠很快的緩解,但仍有不少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概念認知較為模糊,甚至有誤解,比如不到需要藥物治療的程度,絕不承認存在心理障礙。
同期聲:閩南師大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陳虹:我們在心理咨詢接待的個案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焦慮的情緒,還有就是(有)抑郁傾向的,這些同學的情緒問題困擾會比較多一些。
記者:他們有哪些表現?
閩南師大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陳虹:表現為比如說情緒低落啦,找不到一些興趣點啊,還有包括有的甚至比較嚴重一些,說活著沒有意思,意義感缺失,等等這類的問題會比較多一些,然后還有就是像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也是遇到不少。
解說:業內人士表示一旦發現自己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通過一些自我調節方式來調整。比如,通過心理疏導加運動、音樂的方式,也可以找朋友長輩傾訴等等。目前多數高校會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心理輔導站等線下站點。同時,針對大學生習慣活躍線上的實際,開通QQ、微信等各種線上預約平臺,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另外,業內人士也提醒,上了大學雖然也是長大成人,但家長也不能不聞不問,多溝通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
同期聲:閩南師大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陳虹:當然是雙向的,就是說家長可以通過打電話,小孩也可以打電話給家長去傾訴或聊天,有一些東西也可以跟家長去溝通,但是家長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去理解小孩的一些行為,一些情感的需求。
解說:馬上大學生們又要迎來畢業季了,鳳凰花開,啟程未來,愿即將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們都能夠有好的心理狀態,迎接新生活。
2021-5-25 記者在線
http://zzgdlive.zztv.fj.cn/news/detail-4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