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科研、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根基層創先爭優,立足師范賦能黨建。2019年,學院黨委入選首批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獲評漳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學院黨委獲漳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以先進理論武裝人,突顯感召力
一是夯實學習平臺陣地。堅持黨政主要負責人每學期講黨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制度;在學生黨員中成立理論宣講小分隊,帶領新生加強理論學習;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制度,如學生第一黨支部與漳州一中合作共建助力西藏學生學業發展,開展了“藏生周末有約,黨員助教同行”主題黨日活動,并特邀支部對接聯系領導、校黨委組織部部長陳超參加指導。

教師黨員在平和長樂鄉紅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重走紅軍路”主題黨日活動

院黨委書記實地講授“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黨課

院黨委副書記為全院師生黨員講授專題黨課

學生第一黨支部與漳州一中合作共建開展“藏生周末有約、黨員助教同行”主題黨日活動
二是占領黨建新媒體陣地。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黨建工作,精心打造“紅色思路”黨建微信公眾號線上品牌,致力于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先進文化,加強黨員素質教育。每周推出3-4期學習文章,并獲2019年宣傳工作“十佳微信公眾號”榮譽稱號。
三是講好抗擊疫情線上課程。學院在“易班優課”開設《學習谷文昌精神 爭當“四有”抗疫青年》思政網絡課程,特邀谷文昌之子谷豫東老師為網絡課程指導教師。該課程獲“福建省第二屆高校思政網絡課程設計大賽”一等獎。

谷文昌之子谷豫東對數統學院學子寄語
以特色活動引領人,突顯戰斗力
一是成立黨員科研討論班。學院成立6支不同方向的黨員科研討論班團隊,其中,不確定理論及其應用討論班至今已堅持17年。支部黨員定期進行中青年教師培養與發展交流會等,幫助青年教師建立科研方向,鼓勵青年教師早日進入各級研究梯隊。通過構建“傳幫帶”機制,不斷提高全院教師科研能力水平。近年來,討論班成員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4項,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廳、教育廳等科研基金項目53余項。

討論班成員討論現場

討論班成員討論現場
二是創新黨員教育方式。開展“尋找最美教師”、優秀教師黨員風采展等活動,以身邊的榜樣教育引導全院師生黨員向身邊的先進典型看齊,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廣泛開展“百間寢室共讀紅色家書”活動,以學生黨員為主體,以宿舍為陣地,以紅色家書為載體,推動“公寓微黨建”建設。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貫穿融入學生宿舍生活日常,實現“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生活德育目標。

青年黨員教師陳金晶開展黨員公開示范課

學生宿舍開展“百間寢室共讀紅色家書”活動
三是積極推進“三全育人”。打造“一特色、五平臺、全融合”(1+5+N)三全育人模式。構建“思想引領型”“志愿服務型”“專業內涵型”“就業創業型”“解困鑄人型”五大育人平臺。2020年總結凝練了5項典型工作案例,獲1項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校級重點立項和2項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立項。2021年,學院入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名單,“構建特色育人機制,打造服務型學生管理平臺”案例被評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優秀典型案例。
四是構建師生黨支部聯動模式和校地共建合作機制。將師范生實習支教與留守兒童關愛教育有機結合。2020年12月,教工第一黨支部、學生第三黨支部同云霄二中黨支部舉行合作共建簽約儀式,這是繼2019年以來雙方持續開展“不忘教育初心,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共建的深化,標志著雙方黨支部合作建立常態化機制。

教工第一黨支部、學生第三黨支部同云霄二中黨支部舉行合作共建簽約儀式

“不忘教育初心,關愛留守兒童”主題黨日活動合影
五是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研究生黨支部以“微黨課”為載體,采取“人人上講臺、人人當教員、人人受教育”的互動式授課新模式,讓黨史教育“活”起來。本科生黨支部在實習學生中建立臨時黨小組,以“學生黨員公開課”、“黨員愛心書吧”將黨員活動延伸到課外。

在實習基地開展學生黨員公開課

在師范生實習點設立“常青數,快樂學”愛心書吧
以無私服務培育人,突顯感染力
一是構建“三位一體”黨員導師制。在教工黨支部中,學院持續推進“三位一體”黨員導師制,構建黨建育人、“精準思政”和專業育人相結合互滲透的全方位育人模式。教工黨員同時擔任學生導師、入黨申請談話人和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聯系人,每位黨員導師指導8—11名新生,做到教師黨員與新生“雙覆蓋”,進一步加強教工黨員服務育人工作。

“三位一體”黨員老師與學生談話

“三位一體”黨員老師與學生共學黨史
二是提升教工黨員服務能力。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福建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該專業在2016年福建省專業評估結果中高居全省第三位。學院依托師范特色,積極聘請數學名師開設講座、義務指導師范生試講,帶領師范生實地聽課、評課和教學。2020年,由黨員黃韓亮主持的“地方師范院校數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與成效”獲高等教育成果二等獎。
三是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佳績。2020年,獲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一等獎2項;正大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中獲國家二等獎1項,國家三等獎2項;獲福建省師范生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獲7項省級一等獎;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3項國家級二等獎,4項省級一等獎;第七屆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獲1項國家級二等獎,1項國家級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018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1項二等獎,全國“SAS數據分析大賽”獲全國三十強、全國二等獎及福建賽區第一名。

學生陳輝煜獲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2020年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獲獎證書1

2020年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獲獎證書2
四是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工作融入到團組織建設中。充分結合學院數學師范專業特色,開展“常青數,快樂學”——愛心助教志愿服務系列活動。面向薌城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漳州一中高二年級西藏學生等多個方面進行服務活動,形成由社區、小學到中學的全方位立體式志愿服務體系。該活動至今已持續15年,成為省級品牌志愿服務項目,并得到福建教育電視臺、東南網等多家媒體報道,在2016年“兩學一做”閩南師范大學黨建巡禮專題片拍攝中作為全校唯一一項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典型案例接受福建教育電視臺專訪。

“常青數,快樂學”愛心助教志愿活動
以豐碩成果鼓舞人,突顯生命力
一是黨建工作方面。2019年,學院黨委和3個黨支部分別入選首批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名單;在“馬克思主義能夠給予我們什么”主題征文和微演講比賽中獲全校唯一一項省級三等獎。2020年,教工第一黨支部“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提高師范生培養質量”獲全省本科高校黨支部工作“立項活動”優秀成果二等獎。2021年,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周仕榮同志被評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學院被評為校2015-2017年、2018-2020年精神文明建設文明院系。

教工第一黨支部獲2018-2020學年福建省高校黨支部工作”立項活動”優秀成果(本科高校組)二等獎
二是團學工作方面。2015級數本(2)班團支部2016年被團中央評為“全國活力團支部”;1人獲“第九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獲“首屆福建省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一項;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一項,優秀獎一項;三次被團省委授予福建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2017年被團省委評為“福建省五四紅旗團支部”;1人獲福建省十佳輔導員,1人獲2015-2018年福建省共青團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獲福建省十佳共青團干部,1人獲福建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1人論文獲省高校思政研究會論文一等獎。2016-2021年院團委連續六年獲校五四紅旗團委,2人獲“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
三是學科建設等方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名單;數學學科入選福建省一流學科(數學高原學科);數學一級學科被福建省教育廳列為博士點培育學科;應用統計專業碩士學位點獲批;獲批數字福建氣象大數據研究所;五年來獲國家級科研項目14個,省部級科研項目22個,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1人被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授予“最佳輔導教師”稱號,1人獲全國第四屆優秀教育碩士指導教師;4人獲“福建省教學名師獎”,1人獲“福建省師德標兵”。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459816169982498266&item_id=14459816169982498266&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29169236502&showmenu=false&ref_read_id=7931c9dc-7afd-4bb6-879c-40119139cd2e_1629336714600&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