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多學科融合發展的高水平師范大學——在閩南師大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際,專訪吳彬鏹書記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文件批準閩南師范大學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語言文學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標志著該校實現了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歷史性的突破。喜訊傳來之際,閩南師大黨委書記吳彬鏹接受了閩南日報記者采訪。
辦學層次實現里程碑式躍升
“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了閩南師大辦學層次里程碑式躍升。”吳彬鏹書記十分欣慰,他說:“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學校順應時代要求、科學謀劃發展、深化內涵建設取得的可喜成就,是全校上下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奮力拼搏迎來的重大突破,實現了歷代閩南師大人的夙愿。”
吳彬鏹書記表示,“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后,學校站在新的起點和平臺,將對我校進一步提升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高質量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職責使命產生重大積極影響,為我校加快建成特色鮮明、多學科融合發展的高水平師范大學提供強大動力。”
吳彬鏹書記說,“同時,我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將進一步強化福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協同效應、規模效應,助推福建省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優化,為我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助推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閩南文化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
漳州是臺胞重要祖籍地,也是閩南文化重要發祥地。吳彬鏹書記表示:“閩南師大將繼續打好‘閩南牌’,推動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
坐落于漳州的閩南師范大學有著深厚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學術積累,承擔全國唯一的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在擴大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領域作出了獨特貢獻。
吳彬鏹書記表示:“下一步,我校將進一步發揮辦學特色優勢,在中央臺辦、國臺辦、臺盟中央和全國臺聯等中央涉臺機構的指導和支持下,以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為契機,整合校內相關資源,大力推進‘兩岸教育文化融合發展研究與實踐基地’建設,著力打造集‘教育培訓、智庫建設、兩岸交流、文化體驗、學歷教育、項目孵化’六項功能的一體化平臺,在培養涉臺文教高層次專業人才、服務促進兩岸教育文化交流等工作上取得新成效、新突破,為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聚集人才深研學科推動高質量辦學
“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對學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學校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推動學校辦學高質量發展。”展望未來,吳彬鏹書記豪情滿滿,他對記者說,學校黨委將緊密圍繞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立足學校辦學實際和特色優勢,進一步契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按照“分類指導、分層建設、分步推進、動態調整”的學科建設思路,加強學科內涵建設,積極布局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做強高原學科(群),凸顯“閩南文化+教師教育+學科專業”特色。在學校發展頂層設計中充分發揮學科建設的引領作用,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學科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學科建設與人才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同頻共振,著力構建支撐、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學科建設生態體系。
吳彬鏹書記說:“學校將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統領,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一流課程建設工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加快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建設;持續加強‘卓越人才實驗班’建設與管理,推動新文科、新工科、新農科等專業建設和卓越教師等特色人才培養項目,培養造就富有創新精神、具有國際視野、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閩南師大發源在漳州、成長在漳州、壯大在漳州。吳彬鏹書記表示,學校將堅持立足漳州、服務漳州、融入漳州,以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為契機,結合漳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戰略布局,發揮學校學科齊全、人才聚集、科研成果豐碩等優勢,加快“一校兩區”建設,積極打造市校融合“共同體”,為漳州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作出應有貢獻。
堅守辦學初心發揮特色優勢——在閩南師大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際,專訪李順興校長

上下同心凝心聚力,春華秋實碩果累累。閩南師范大學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了該校辦學層次歷史性突破。這是閩南師范大學在推動辦學發展中邁出的跨越性一步,幾代閩南師大人的夙愿終于得以實現。
閩南師范大學校長李順興接受閩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閩南師大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與學校始終不忘‘培育涉臺文教人才,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辦校初心密切相關,是學校充分發揮辦學特色優勢使然。”
砥礪耕耘 踐行初心
“發揮高校辦學優勢,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李順興校長說,近年來,閩南師范大學堅守辦校初心,確立“重經典,重人文,重融通,重創新”育人思路,充分發揮“閩南文化+教師教育+學科/專業”辦學特色協同效應,培養閩南文化特色突出的“三語多能”本碩博全鏈條教師教育人才,在增進文化認同、服務文化交流中發揮先行先試的積極作用,努力培養富有閩南文化特質的師資,服務國家統一、中國東盟民心相通、海外閩南人統一戰線構建等三大國家戰略需求。
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8年成為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成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高校、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單位……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李順興校長說,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是數代閩南師大人薪火相傳砥礪耕耘的結果。他對記者講述道,自2017年被確定為福建省博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以來,閩南師范大學高度重視,專門成立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建設領導小組,彰顯“閩南文化+學科+教師教育”辦學模式優勢,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取得顯著成績。2020年6月,省政府為學校申博召開專題研究會議。2020年12月,學校成為福建省唯一一所推薦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高校。
人才支撐 助力地方
提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李順興校長指出:“作為學科基本齊全、本碩博辦學層次完整、博士人才充沛的大學,閩南師大以貢獻求支持,在服務漳州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說,學校根據漳州主導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需要,增設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風景園林等專業,涵蓋服務漳州高質量發展所必需的各類創新要素,有“寬度”。學校積極外引和內培微電子、化工、光電、生物、環境等專業人才,三年來引進高層次人才116人,現有博士567名,高級職稱教師524人;并根據需求,新成立智庫、研究所15個,具有服務漳州高質量發展所必需的強大人才支撐和創新平臺,有“厚度”。學校與縣區級地方政府及漳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達成100多項合作項目,落實科特派制度,并積極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助推漳州市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等,有“溫度”。
李順興校長表示,學校當前正緊密聯系漳州市發展需求,深入結合漳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現代化濱海城市戰略布局,助力漳州內在功能性開發,積極打造校市融合“共同體”,努力讓智慧之光穿透大學圍墻,在服務發展中彰顯使命擔當。
乘勢揚帆 譜寫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對閩南文化具有深厚情感和獨到見解,高度重視閩南文化的獨特戰略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發展新路”。多年來,閩南師范大學堅持優先發展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以閩南文化為紐帶服務兩岸融合發展,建構特色人才培養新體系,建設國家語言文字示范基地、兩岸語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院、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圓山學院等國家級、省級智庫和創新平臺,搭建兩岸交流新載體,打造涉臺人才培訓新基地,走出了一條高校服務國家統一特殊需求的特色辦學之路。
未來可期,全力以赴。李順興校長話語里洋溢著激情,他說:“學校將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為牽引,引領新文科、新工科、新農科建設,服務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服務漳州現代化濱海城市建設;繼續發揮閩南文化與教師教育協同創新辦學特色,深化與全國臺聯等涉臺機構的合作,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加強與東南亞高校合作,培養研究生層次人才,推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加強閩南文化創新性研究、創造性轉化,打造“世界閩南人精神家園”。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0418131?channel=weixin
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b04ee9ee-9e2e-4625-b32a-ed07beec1afe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301741519439190697&item_id=1630174151943919069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