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中評社報導組)全國兩會在京舉行,22位大陸涉臺專家學者第一時間接受中評社記者采訪,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臺表述意涵展開全面深入解讀。他們普遍認為,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原則具有堅定性、穩定性和連續性,這充分展現了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和戰略清晰。“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是今年報告新增的關鍵內容,這不僅是對臺政策的一次戰略升級,更釋放出大陸在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方面的重大信號——從“政策支持”向“制度化建設”邁進,從短期應對向長期穩定機制轉變。新形勢下,相信大陸方面可以更加從容不迫地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節奏治理涉臺事務,因勢利導逐步深化對臺治理,推進涉臺治理前沿。
閩南師范大學圓山學院院長、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執行院長、首席專家、教授陳麗麗接受中評社記者采訪表示,今年報告涉臺內容簡明清晰,涵蓋意涵精深博大。整體基調體現穩中有進,統籌長遠布局與當下部署,兼顧戰略定力與戰術動力,綜合底線思維與極限思維,明確戰略推進方向與政策引領走向,擘畫了穩中有進的對臺工作路線圖。相較于往年,表述更注重“制度化方向”,通過完善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確保融合發展穩步推進。
陳麗麗也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首次將“反對外部勢力干涉”與“反對‘臺獨’分裂”并列提出,凸顯大陸在臺海局勢復雜化背景下,對外部干預的高度警惕和強硬態度。相關表述從2024年的“外來干涉”調整為“外部勢力干涉”,進一步擴大反制范圍,是對美臺勾連挑釁等行為的針對性回應。延續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總體基調,堅持了和平統一的總體方向,強調“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新增“攜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表述,將兩岸命運與民族復興緊密結合,強化對臺灣同胞的感召力。
閩南師范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副院長吳鳳嬌接受中評社記者采訪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雖僅有百字之余,但言簡意賅、內涵豐富,指明了年度對臺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報告既體現了大陸對臺大政方針的延續性和發展性,如堅持貫徹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連續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也連續七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時彰顯了大陸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更向廣大臺灣同胞展現善意和誠意,呼吁號召兩岸同胞攜手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吳鳳嬌認為,對比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涉臺論述結尾處的“同心共創民族復興偉業”,今年改成了“攜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符合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和福祉。“攜手”一詞更積極主動,表明我們相信,在實現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不僅會理解和支持,更會落實到實際行動、共同參與到實現民族復興的奮斗征程中。
(本篇新聞內容有刪減)
https://bj.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704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