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7日訊 (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 文/圖)今年是莎士比亞和湯顯祖兩位戲劇大師逝世400周年。16日晚,一場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的戲曲晚會在閩南師范大學開展,多位在校大學生登臺表演《牡丹亭》個別選段,廈門芳草越劇團、天瑜戲苑等專業劇團的演員也受邀到場表演經典劇目。

閩南師大學生演繹《牡丹亭—山坡羊》選段

紀念湯顯祖400周年晚會舉行

專業劇團受邀表演《孟麗君—游上林》等劇目

現場《牡丹亭》選段表演
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在演講中講述了自己年輕時代閱讀莎士比亞作品的經歷,并提議中英兩國共同紀念莎士比亞與湯顯祖逝世400周年,以此推動兩國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受此啟發,閩南師大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邱煜焜策劃并組織學生排練戲劇《牡丹亭》的選段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當晚,昆曲《牡丹亭—游園》選段、《牡丹亭—山坡羊》選段、歌仔戲《牡丹亭—驚夢》選段等登臺亮相。
我國明代劇作家湯顯祖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他創作的《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等戲劇享譽世界。他與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時代的人,兩人都逝世于1616年。
據邱煜焜介紹,400多年來,《牡丹亭》盛演不衰,堪稱經典。此次以昆曲、歌仔戲、越劇等多劇種展示,更豐富地展現其藝術魅力。“通過戲劇這個形式,給學生一種美的熏陶,使他們能夠在思想上,更好地更健康地成長。”他認為,特別是大學生,更應該接受戲劇美學的熏陶。
今年大二的張雅燕自幼喜歡戲曲,這學期才加入學校的戲曲協會學習表演。當晚,她參演的曲目是《牡丹亭—山坡羊》選段,表現的是杜麗娘春心萌動的情感。她告訴閩南網記者,自己是閩南人,約6歲時就開始聽歌仔戲。這是她第一次接觸昆曲,前后排練了一個多月。
“終于有人和自己一樣,喜歡戲曲,知道戲曲文化還需要傳承,需要有年輕人注入新血液,大家一起來做這件事,就非常開心。”大學校園里有戲曲協會這一平臺讓張雅燕特別高興。因為在這里,她遇到了很多同樣喜歡戲曲的人,這有別于高中時,因喜歡戲曲顯得自己像是異類。而和專業演員一同演出,也讓她習得了一些入門本領,收獲頗豐。
現場,廈門芳草越劇團帶來了越劇《孟麗君—游上林》選段和昆越劇《牡丹亭—幽媾》選段。該劇團副團長黃葦介紹,學校借助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的契機舉辦這樣的活動,能夠讓更多人知道《牡丹亭》,知道戲曲,擴大它們的受眾面。
“我們就需要這樣的群眾基礎,需要有更多人親近戲曲。” 黃葦覺得,如今有很多高校都設有戲劇類社團,雖然在有些方面還不夠完善、完美,但只要學生能接觸,就跨出了第一步,后期可以通過訓練等方式慢慢提高。他還是希望有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能夠喜歡戲曲,然后普及戲曲。
另據介紹,5月初,閩南師大外語學院還將開展莎士比亞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教學演出。劇目將以英日文呈現,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之中。(完)
http://m.zz.mnw.cn/news/1153313.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