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漳州4月1日電 閩南師范大學協同支教留守兒童關愛教育信息平臺“童享陽光網”1日正式開通。全國各地高師院校均可志愿注冊申請為協同單位,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廣大農村中小學校、幼兒園均可志愿申請注冊加入成為教育扶貧單位,并可在此信息平臺發布需求信息,所有愿意到教育扶貧學校實習支教的高師院校在校生及持有教師資格證的校友均可免費學習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專業知識后申請注冊成為志愿者。
該平臺由閩南師范大學開發,依托這個平臺能夠廣泛收集、及時更新、動態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信息,將定期走訪、全面排查、監護指導等日常關愛服務和應急干預、及時處置結合起來,吸引更多的師范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師范生和志愿者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童享陽光網”的開通運行,將成為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高師院校、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和實習支教師范生、志愿者的交互平臺。志愿者和教育扶貧學校可在該信息系統實行雙向選擇和精準對接,從而建立區域性農村學校留守兒童與關愛服務信息數據庫。
目前,全國約有留守兒童6000多萬,其中福建省約有28萬,隨著該項工作的深入展開,龐大的社會需求與有限的服務力量之間的巨大反差引起了閩南師大的思索。為切實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彌補實習駐點學校教育人財物的不足,閩南師大構建了“G-U-S”教師教育機制下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協同聯動策略和模式,即在地方政府的統籌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高師院校、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協同聯動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同時,為吸引更多師范生和志愿者投入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倡議更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高師院校和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協同參與該項工作,促進該項工作更具時效性和精準化,學校按照“教育扶貧、精準幫扶”和“互聯網+教育”的思路,開發了協同支教留守兒童關愛教育信息平臺“童享陽光網”。
閩南師大始終以關愛服務和教育引導農村留守兒童為抓手,堅持把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工作納入師范生班主任實習內容,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成長跟蹤檔案,做到一人一檔、精準幫扶、動態管理,重點關注情感交流、學習輔導和行為矯正,實施愛心接力、開設親情電話、建立視頻聊天室、開展心靈關愛等活動,安排每位實習生與3-5名農村留守兒童結對子,逐漸走出了一條師范生實習支教與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相結合的教師教育改革創新模式。截止目前,學校實習支教學生已在永安市、洛江區、云霄縣的4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與1572名農村留守兒童結對子,開展關愛教育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據悉,閩南師范大學早在1992年就開始率先在泉州、漳州等地推行師范專業一學期“頂崗實習”。特別是2009年以來,學校逐步探索并完善“地方政府統籌下‘三位一體’教師教育改革”模式,“實習支教”、“置換培訓”、“校際交流”三項改革同步推進,已先后組織13批次共計7036名學生赴15個縣市區66個鄉鎮125所農村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實習支教工作,取得了顯著的人才培養成效,同時有力地促進了這些縣市區農村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閩南師范大學還向全國大學生志愿者發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倡議書。(陳小環)
http://fj.people.com.cn/n2/2016/0401/c181466-2806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