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興起 “易班”注冊用戶超230萬
中新網漳州4月24日電 (高淑萍 陳小環)作為教育部和教育信息化2015年的重點項目,“易班”已覆蓋上海所有高校,并與四川、福建、廣西、甘肅等地的高校進行共建,共有230多萬實名注冊用戶。
24日,福建省高校“易班”推廣工作專題培訓在閩南師范大學召開。教育部易班發展中心負責人、上海易班發展中心主任朱明倫表示,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創新互聯網教育模式越來越重要,而“易班”最大的創新就是以互聯網的表達方式將思想融入到教學生活中。
“易班”于2007年在上海創辦,是一個實名制的綜合性學生網絡互動社區。
朱明倫比喻稱,“易班”平臺就像一個建好的毛坯房,各所高校入住后自己“裝修”,學生進來既可以在自己的房間里活動,也可以到其他的房間。“易班是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與校園網最大的不同,便是學生在這里可以享受到其他高校的教學資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教育網站點擊率逐年降低,而“互聯網+”教育模式開始展露頭角。考上大學,“易班”的邀請函便隨著錄取通知書到來;未入學校,便可在網上熟悉未來的老師同學;學習上的疑問,可以在這里找到各類課件、教輔資料……
作為一個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易班”采取互聯網+教育、互聯網+生活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服務的方式,將傳統的課程按照互聯網特點進行碎片化、互動化、交互性的集中改造,不斷創新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潛移默化地貫穿在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班”也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正積累著越來越豐厚的學習資源。如復旦大學就把每年100多場校園講座視頻搬上了易班,讓其他大學的學生不必再費力趕到現場聽講。
“學生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開展活動的過程就是一個教育的過程,通過創新教學教育服務,不斷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朱明倫說。(完)
http://www.zz.chinanews.com/news/20150425/22457.html?qq-pf-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