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師大的“鳥巢書屋”外形小巧,奉行“拿走一本書,帶來一本書”的原則 余丹 攝
學生在“鳥巢書屋”前駐足停留,翻閱書籍 余丹 攝
中新網漳州12月19日電 (余丹)隨著“鳥巢計劃”在全國風靡,日前福建漳州首家“鳥巢書屋”正式落戶閩南師范大學,中新網記者19日實地探訪,感受這項全新的閱讀體驗。
傳達“信任、分享、傳遞”
閩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大三的孫倩雯是閩南師范大學“鳥巢計劃”發起人之一,她告訴記者,酷愛閱讀的她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夏令營活動中偶遇廈門“鳥巢計劃”發起人丁勇。機緣巧合下,孫倩雯萌發了在學校設立“鳥巢書屋”的想法。
“‘鳥巢計劃’作為一個微型的公益圖書館,其主要傳達的公益理念為信任、分享、傳遞。閱讀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放松和休憩,我希望同學們可以拂去浮躁的心理,停下來翻一翻書,增加閱讀和思考的空間。”孫倩雯說道。
正式落戶一波三折
然而,閩南師范大學“鳥巢計劃”的實行并非一帆風順。今年6月份,孫倩雯與陳小倩等5名同班同學一拍即合,組成“鳥巢團隊”。而當她們把項目上報至學校后,卻意外地遭遇個別老師的反對。
“老師覺得‘取走一本書,帶來一本書’的原則會有書籍被拿走不歸還的風險,于是建議同學們只能站在‘鳥巢’前閱讀,但這樣就與‘鳥巢圖書館’奉行的理念背道而馳。”在孫倩雯看來,“鳥巢圖書館”傳達的的公益理念為信任、分享、傳遞,如果修改了原則,那么“鳥巢書屋”也僅僅只是擺設而已。
經過孫倩雯和團隊成員的游說,指導老師終于妥協了。有了學校和老師的支持,孫倩雯及其團隊開始了“鳥巢書屋”的前期準備。然而“鳥巢”的制作和書籍的募捐等問題也讓團隊傷透腦筋。
“我們嘗試去拉贊助,但是我們的公益活動并不能為企業帶來收益,于是全碰壁了。”籌備過程中,孫倩雯和團隊成員灰心過、沮喪過,甚至一度開玩笑地說要把千辛萬苦從廈門訂制好的“鳥巢”賣掉。
看著眼前兩個木制的“鳥巢書屋”靜靜地躺在角落里,孫倩雯和團隊成員咬咬牙,自費籌集書籍,最終閩南師范大學“鳥巢書屋1號”于12月11日正式亮相于校內篤行樓2樓教室的門口。
模式新穎期待延續
采訪當日,記者也在閩南師范大學“鳥巢書屋1號”放置點看到,來來往往很多學生,有的在“鳥巢書屋”前駐足停留,有的翻閱了幾頁書籍就離開。
管理學院大三的學生小張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聽聞“鳥巢書屋”的概念。“這種閱讀方式十分新穎,但也很考驗學生的誠信問題。”
“目前‘鳥巢書屋’推行24小時無人值守、免費開放,無需要任何借閱手續,不強制要求任何借閱限期的原則,同學們只要遵循‘取走一本書。帶來一本書’的原則即可。”在孫倩雯看來,目前大學校園誠信問題并不嚴峻,讓她更擔心的還是接下來書籍的募捐和團隊延續的問題。
“我們都已經大三了,希望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師弟師妹來傳承‘鳥巢計劃’,讓‘鳥巢圖書館’得以延續下去。”未來,孫倩雯希望有更多的“鳥巢圖書館”出現在校園內,越來越多的同學們能夠把珍藏的書籍從書柜里拿出來與他人分享。
閩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鄧戰軍老師也坦言,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學生更多地依賴手機去進行閱讀。“‘快餐式’閱讀容易導致學生語言、文字、思考能力退化,我們希望‘鳥巢書屋’能夠帶動學生真正去閱讀,獨立地思考,提高自身的修養。”
源于美國風靡中國
“鳥巢圖書館”理念源于美國,是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圖書館。2012年,四川成都有三個留學生借鑒國外的做法在街邊安置“鳥巢圖書館”,可惜并未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2013年底,江蘇無錫天一中學的老師自發在學校附近的公交車站做起了“鳥巢圖書館”。
自此,“鳥巢計劃”開始走入大家的視野并受到廣泛的關注。全國各地的“鳥巢圖書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學校、社區,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完)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12-19/6893176.shtml?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