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赌场007-希尔顿赌场网站

熱點采集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熱點采集
復旦大學“搶救”思政課
作者: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5-03-31 10:42      

 

當學生希望取消“天生乏味的思政課”時,這門課該怎么上?

復旦大學“搶救”思政課

  這是教了38年思政課的復旦大學老教授顧鈺民夢寐以求的上課效果——不用點名,不用上課隨機提問抽查,學生能自覺做到在思政課上不玩手機、不看外語書或者專業書。

  如今,這種效果達到了。

  去年,在一群70后、80后年輕教師的輔助下,顧鈺民所領銜的“基于實效性的《概論》課教學改革和建設整體推進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項目,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青年講師陳琳對這項改革帶來的成效最有體會,她的毛概課(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現在是復旦大學“電子選課書”上學生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思政課。

  在中國內地高校,因為思政課課堂略顯枯燥的“天然劣勢”,它幾乎很少獲得國家級的教學成果獎,歷史最好名次也不過是“二等獎”。

  顧鈺民和他那支平均年齡43.5歲、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思政課老師正在做的,是“搶救”這一相當重要卻又天生“乏味”的大學必修課——讓那些為了學分不得不來聽課的學生,不再“來了不聽”。

  不點名的思政課怎么上

  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高校思政課的改革,目前全國范圍內的高校都在進行。學生上思政課“來了也可以不聽”的情況,早就不是什么不能說的秘密了。有的學校如清華大學推出“一對一”師生交流模式,有的學校如大連理工大學推出“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的教學模式,還有的學校如南京師范大學采取“網絡授課、課堂互動”的O2O時髦手段上課。

  “背書、背答案、背論述、背要點。”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高國希說,上大學前,學生對思政課的印象就是一個字“背”。但在復旦大學,所有思政課的考試,如今都是“開卷”,并且老師上課不點名。

  在江蘇某所正改革思政課的211高校的一位老師看來,這有些太過“寬松”了,“如果連課都不來上,隨便寫篇論文,我是絕對不讓(考試)過的。”

  陳琳上課,從不點名。這個講起課來總是忍不住帶個“呢”字結尾的漂亮女教師,走上講臺后,不愛掏課本。

  實際上,要聽懂她的毛概課,除了課本,你還得通讀各學科書籍,有時甚至還必須要翻翻外文原著。誰也不會想到,一門毛概課,她竟會與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的《21世紀的資本論》聯系到一起。

  3月20日晚上6點半,她的毛概課準時開講,無人缺席。醫學院大一新生楊正圓搶到了第二排的好位置,他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這句話:“用社科的思維去做自然科學的研究。”他告訴記者,陳琳的毛概課實際是在教會學生做學術的方法。

  陳琳找出一則媒體對特高壓電網的報道,告訴臺下的學生,“如果哪個學自然科學的學生,可以通過解答特高壓的技術難點來回答壟斷程度和效益之間的關系,繼而設計合理分配制度的話,我一定在權限內給一個A+。”

  從第一節課開始,陳琳就告訴學生,這門毛概課是想讓大學生嘗試回答“通過怎樣的制度和文化建設,讓當代中國社會更可愛”這一問題。

  思政課老師來自不同專業

  思政課現在的上法,令經驗豐富的顧鈺民“腦洞大開”。他告訴記者,復旦每一名思政課老師都有留學海外的經歷,并且來自不同專業——有社會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法律學,甚至經濟學的。

  同樣是一節課,年輕人的上課方式完全不同。“他們觀念更解放,沒有一個人會拿著一本教材去上課。”顧鈺民的意思是,并非老師不用教材上課,而是老師絕不能僅僅拿著教材去“照本宣科”。因為后一種方式,現在的學生完全有理由“來了不聽”。

  李冉老師最近上的一堂課,是讓學生討論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他的課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被用來討論各種社會思潮。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主要讓學生“報選題”;第二堂課,讓學生一起從海量選題中挑選題目并找到合作伙伴;第三堂課,就是討論。有時談談香港問題,有時談談“一帶一路”戰略規劃。

  李冉的上課方式,8年里經歷過兩次重大演變。

  剛當思政課老師那會兒,這個年輕教師“拽得很”,“反正是必修課,這個課堂就是我的,我給你們(學生)灌輸什么,你們就得吸收什么。”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思政課,上了一段時間,效果不佳。“來了不聽”的學生大有人在。

  此后,李冉改變方式,他把課堂完全交由學生自己掌控,“課堂是學生的,讓他們自己發揮吧。”但這種方法也沒能堅持下去,因為課堂“太散”,大家各說各的。

  如今,課堂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擁有的,“我們一起發現議題,一起討論,時代氣息非常重。”

  院長高國希很愿意讓這些入職時“只是團員”的年輕教師“試試”。他曾見過很多種思政課改革方式,其中以“邀請其他學科專家來講思政”的做法最為流行,但他并不認同這種做法,“雖然有點意思,但對思政老師本身的鍛煉太欠缺了,我們要培養自己的、會上課的思政老師。”

  沒有考試的思政課“最難”

  陳琳剛剛留校當老師那會兒,頗有“建設性”地向學生提問,“如果你是復旦校長,你想做什么?”一個男生的回答令她尷尬極了,“我想取消思政課。”

  這個回答,如今回想起來,仍令不少復旦的思政課老師感到尷尬,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由此啟動。

  每一年,顧鈺民都要在全國范圍內“海選”市長。他要把一些改革先行地區的市委書記、市長請進復旦校園給學生講課,為學生完成思政課考試助一把力。連續6年,思政課實踐教學都會把“復旦大學中國市長論壇”列入規劃。

  按照規定,學生參與“市長論壇”所寫的小論文作為期末考試成績的一部分,獲得優秀論文者,思政課期末考試可獲免考,成績直接拿A。6年里,已有50多名市長“走進”復旦學生的論文中。

  醫學院大一新生楊正圓告訴記者,這種把論文當作考試的思政課其實“最難”。“只是背答案的話,多簡單。”盡管更難一些,但楊正圓還是喜歡寫論文,“這是在學習一種做學問的方法,對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生都是有用的。”

  顧鈺民覺得,“請進來”的方式更穩定、更能保證質量、更可持續,“讓學生自己走出去,質量未必高,因為他們很難接觸到真正懂政治、有經驗的地方主官。”

  除市長論壇論文外,院里每年都會舉行主題征文大賽,參賽的優秀作者,同樣可以獲得免考資格,直接拿A。考試方式是“指揮棒”,思政課“考法”的改變帶來了顯著效果。

  顧鈺民說,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的關注點更多地轉向對理論知識在社會和生活實踐中的具體運用,而不再是考前突擊背教材。

属狗人做生意店铺朝向| 皇冠网百家乐官网啊| 缅甸百家乐官网龙虎斗| 真人百家乐作| 百家乐官网高手心得| 大发888娱乐游戏账号| 百家乐官网客户端LV| 澳门百家乐游戏说明书| 香港百家乐官网六合彩| 澳门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12bet备用| 玩百家乐秘诀| 真人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枣强县| 大发888网页版游戏| 澳门百家乐官网战法| 爱拼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官网| 百家乐官网那里信誉好| 澳门百家乐官网实战视频| 太阳城在线娱乐网| 大发888线上娱乐| 加州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新大发888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庄闲符号记| 乌拉特前旗| 大发888 58| 678百家乐博彩娱乐场开户注册| 24山向名| 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肇源县| 大发888常见断续| 高级百家乐桌布| 百家乐太阳城真人游戏| 百家乐的必赢方法| 网上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群东方鸿运| 博彩一族| 百家乐磁力录| 诚信百家乐官网在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