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蔡騫 林思賡
2015年3月9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生活大調查2014-2015》公布這樣一組數據:中國人上班單程時間平均達55分鐘,而上班路上時間最長的十個地級以上城市之中,漳州赫然在榜,名列第九。甚至有媒體在報道時稱“漳州入圍十大‘堵城’”。這消息一經公布,引起漳州百姓的強烈關注,許多人表示疑問:漳州真的有這么堵嗎?
就此,本報記者昨日專門致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此次調查結果的發布者——胡大源,了解此次調查的相關情況。
漳州上班路上時間長達67.6分鐘?
得看“問”了哪些人
根據央視公布的數據,漳州上班路上時間(單程)長達67.6分鐘。那么,這一數據靠譜嗎?
胡大源教授告訴記者,此次調查由沈陽統計局負責統計,由中國郵政負責派發,全國范圍共發放了10萬份調查問卷,回收率為85%,也就是85000余份問卷。這樣的采樣規模,在全國范圍內,屬于大樣本范疇,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國的基本情況。但對于單一城市而言,并非如此。
胡大源教授說:“此次調查是抽樣調查,并非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都在采樣范圍之內。也就是說,漳州的上班路上的時長排名,僅針對采樣城市有效,并不能說明其在全國范圍內的具體排名。其次,雖然此次調查發放了10萬份調查問卷,但分到各個城市的份額并不多。漳州作為采樣城市,僅有600份的調查問卷,按照85%的回收率計算,回收的樣本僅有400至500份。這樣的數據,對于漳州整體出行人口而言,屬于小樣本范圍,客觀上是存在采樣誤差的。漳州的調查數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郵政漳州公司將這些調查問卷派發給了哪一部分人群。如果是經常往來于城區與縣域的人群,那么調查結果與整體實際情況的誤差可能就較大。”
“上班路上時間長”等于“擁堵”?
屬于不同概念
“最關鍵的一點,‘上班路上時間最長’與‘最擁堵’是兩個概念。并不能用‘上班路上的時長’來作為擁堵的標準。”胡大源教授解釋,“國際上是以車速為是否擁堵的評判標準,同時,調查也有專門的方式。以北京為例,北京交通研究中心在城區內的所有出租車上安裝了GPS定位裝置,通過即時反映出租車的車速,來判斷哪個路段處于擁堵狀態。換句話說,此次‘上班路上時間’的調查并非專業的擁堵調查,并不能成為評判一個城市是否擁堵的依據。”
胡大源教授表示,此次調查是希望反映出全國范圍內擁堵問題的發展趨勢,并非揭露批評某個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我們希望這次調查,能夠使所有人都有所警醒,擁堵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大城市的問題,同樣也在影響著中小城市。”胡大源教授說。
現狀
漳州城市交通——
正常時段:比較暢通
高峰時段:擁而不堵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蔡騫)近年來,漳州致力推動交通“暢通工程”建設,全力疏堵保暢。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漳州城市交通正常時段比較暢通,在上下班高峰時段是“擁而不堵”。
記者了解到,我市通過加快智能交通建設、優化市區交通組織、推行事故快速處理、強化市區停車管理、整治交通亂象等,有力保障市民出行暢通。其中,在智能交通方面,建成市公安智能交通指揮系統一期工程;在優化市區交通組織方面,完成了市區9條主次干道20.8公里道路的中心隔離,配套的標志、標線等交通安全設施全部到位;在推行事故快速處理方面,出臺《漳州市區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試行)》,在薌城、龍文分別建立輕微交通事故一站式“快處中心”;在強化市區停車管理,相繼建成國防大廈立體停車樓、江濱花園立體停車樓。
該負責人表示,不管漳州城市堵不堵,市民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交警部門將進一步整治交通亂象,嚴厲查處酒后駕車、逆向行駛、變道“加塞”“中國式過馬路”、翻越護欄等交通違法行為。
版權所有:閩南師范大學 制作與維護:閩南師范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 Copyright 2013 ? www.webvpn.mn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