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 漳州薌城區將實行免費婚姻登記
從2015年1月1日起,薌城區將全面實行免費婚姻登記服務。這也是薌城區繼實行免除殯葬基本服務費費用后的又一項惠民實事項目。此項惠民舉措的實施,每年將使5000多對婚姻登記當事人受益。目前,結婚登記收費9元,離婚登記是8元。

2015年擬投2300萬 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車70輛
明年,漳州擬投資2300萬元,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車70輛。目前,漳州中心城區公交車總數達501輛,其中,新清潔能源公交車293輛,占車輛總數的58.5%。綠色環保車輛已成為漳州市公交車輛的主體,標志著漳州市逐步跨入綠色公交時代。

漳州新江東大橋預計2015年年底完工
新江東大橋及接線公路工程跨越九龍江北溪,全長5414米,按一級標準公路設計,路基寬49.5米,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公路采用BT模式建設,投資10.8億元,工期三年,計劃于2015年底完工。新江東大橋建成后,將有效解決現有江東橋的“瓶頸”問題,疏通漳、廈咽喉要道。而現有的江東橋將作為非機動車道,以方便周邊居民通行。

2015年 漳州提高城鎮居民醫保繳費標準
2014年,漳州城鎮職工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基數最低不低于2107元/月,個人繳費部分至少42.14元/月。按此新標準,2015年職工醫保個人部分每月至少繳納46.62元,比2014年每月多繳4.48元。
2015年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為2331元/月,醫保費按2517.48元(209.79元/月×12個月)的標準繳交。此外,2015年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90元,比2014年繳費標準提高30元,各級財政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360元。

漳州臺商投資區疏港大道二期工程預計2015年5月通車
疏港大道是臺商區推動廈漳同城化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總長1285米,寬度45米,雙向六車道,是城市Ⅱ級主干路。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7月竣工并開放通行。二期工程西起疏港大道與保生路交叉路口,東至福欣公司南大門,道路路線總長度為703米,于今年4月份開工。建成后,將有效分流該區角海路的車流量,緩解其交通壓力,推動廈漳兩地同城化進程。

2015年計劃再開通5條公交線路 方便市民出行
為滿足推行公交通勤卡后的客流需求,方便市民出行,在2015年里,漳州計劃再開通公交線路5條,優化調整公交線路4條,年末線路總數達47條,線路里程861.1公里。漳州將充分利用智能調度系統,根據客流導向,科學制定早、晚高峰、平峰班次,實施周一至周五和周六至周日兩套排班系統,合理調整班次間隔;2015年至2020年期間,我市將重點推進東部樞紐、南部樞紐、西部樞紐、北部樞紐、中環樞紐和物流城樞紐等6個樞紐站的建設力度,力爭東部樞紐、物流城樞紐于2015年列入建設項目。

2015起漳州民辦高中未完成招生計劃不再補錄
為促進民辦高中健康、持續、和諧發展,防止個別民辦高中學校利用降分變相錄取,實施不規范收費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從2015年起,漳州市各民辦高中要嚴格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和條件,在規定時間,分別對本校生和各縣(市、區)招生計劃進行一次性招生錄取,未完成的計劃不再組織補招。

漳州15億造“完整古城” 2015年基本建成
漳州將以臺灣路、香港路歷史街區及周邊老城區為基礎打造古城。屆時,將引入文化創意產業,引進咖啡店、舉辦名家作品展覽、燈謎會;恢復本土老字號商鋪和各種經營業態,打造凸顯文化旅游與溫泉特色的國際性“漳州古城”文化旅游綜合體,力爭成為國內絕無僅有的歷史街區與溫泉相結合的典范。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計劃2015年基本建成。

2015年漳州將著手建設第一條BRT公交
2015年,漳州將設置第一條BRT線路,線路起終點為紅星美凱龍至龍文區政府,線路走向為紅星美凱龍、勝利路、五號路、新浦東路、龍文區政府,線路長度為9公里。
2020年還將增設兩條BRT線路。BRT線路1將結合城市東西向擴展進行延伸,起于惠民路樞紐,終于客運東站,長14公里。BRT線路2起于物流城,終于南站公交樞紐,長15公里。

2015年啟動三年綠蔭行動 打造城市立體綠化
漳州將打造城市立體綠化,2015年啟動三年綠蔭行動,建設公園綠地、林蔭停車場。充分發揮宜居環境建設的規模效應,改善城鄉環境景觀面貌。實施城市危舊橋改造,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城市供水設施建設,開展二次供水設施“建管合一”試點,城市燃氣設施建設,城鄉污水、垃圾處理,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實施新一輪“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