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我校師生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學習強國”平臺等多種途徑,積極收聽收看相關報道。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涵豐富、情深意切、振奮人心,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福建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在全校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
全國人大代表、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陸鑾眉教授說,3月10日,對我來說,是難忘的一天。有機會近距離聆聽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太幸運了!在福建工作多年,這里的鄉親、這里的山水,習總書記都惦念在心頭。一言一語中,我都能深深感受到總書記對福建的發展寄予厚望,并相信新福建一定會譜寫出新篇章。這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和動力。尤其在提到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的脫貧攻堅工作時,總書記提出要飲水思源,確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一個不掉隊。作為漳州首批的科技特派員,我已連續5年與云霄、平和等地合作研發,助力當地的淮山、柚子等特色產業壯大,為生態綠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作為一名高校園藝園林專業老師,有能力也有機會培養服務農村的新生力量,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一線發光發熱,我感到無比自豪。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再生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我省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既充滿了對福建人民的掛念,也體現了對全國老區蘇區精準脫貧的關切。作為福建的黨員干部,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精準施策,努力作為,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上大顯身手,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一要切實發揮頭雁作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加強學習,著力克服“本領恐慌”,成為政治過硬、信念過硬、責任過硬、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頭雁”干部。二要弘揚實事求是作風。立足老區實際,既要考慮老區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也要放眼老區青山綠水、空氣清新、特色經濟的優勢資源,用好“紅色資金”“紅色項目”,做好“紅色文章”。三要弘揚密切聯系群眾作風。牢記“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俯下身子,走進尋常百姓人家,關心群眾冷暖,掌握群眾期盼,凝聚群眾智慧,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帶領群眾創造美好生活。
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閩南師范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執行院長陳麗麗教授表示,習總書記出席全國人大福建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對福建省對臺工作提出四大工作要求和殷切期望:第一,要求福建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把福建省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閩南師范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將發揮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作用,率先在研究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理論體系和實施方案等方面先行一步,貢獻才智;在實踐工作中積極創造條件,共同推動漳州惠臺措施的貫徹與落實。第二,要求福建省要加大兩岸文化交流力度。閩南師范大學位居臺胞重要祖籍地漳州,理應響應總書記號召,牢記總書記“閩南文化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有文章可做”的重要講話,在弘揚中華文化、閩南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方面精耕細作,多出精品,貢獻才智。第三,要求福建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習總書記在肯定福建省對臺工作成效的同時,尤其重視福建 “66條實施意見”落實與深化。習總書記對臺胞臺企的關心細致入微,感人至深,溫暖兩岸。第四,對福建省對臺工作提出新期待和新要求。習總書記指出,“要聽取臺灣同胞呼聲,研究還可以推出哪些惠臺利民的政策措施,只要能做到的都要盡力去做。”福建省肩負著建構“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的重大使命。作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要積極主動作為,在“兩制”臺灣方案方面多組織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多傾聽臺灣同胞意見建議,多建言獻策,努力創造條件形成建造“兩制”臺灣方案“樣板房”實施方案,讓臺灣同胞有機會體驗感受“兩制”臺灣方案的可靠、溫暖與紅利。
閩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劉云副教授表示,3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習總書記的講話為兩岸文化交流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來,閩南文化研究院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閩南文化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的講話精神,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致力于推動兩岸學術交流、教育交流、青年交流。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兩岸文化交流的力度,安排更多教師和學生到臺灣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考察和交流學習,大力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招生就業處就業科科長、方勝強副研究員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提供有利條件。作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者,要進一步打造有創新、有創意的校園文化,充分展示我校學生、校友在創新創業類學科競賽、項目運營等方面的典型和榜樣,營造學校樂于創新、勇于創業、敢于創造的校園氛圍;要進一步健全有質量、有保障的創新創業培育體系,加大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力度,培養一批創新創業名師,打造一批創新創業金課,建設一批創新創業項目,培育一批創新創業苗圃,實現創新創業教育進課堂、進實驗室;要搭建有特色、有活力的創新創業實踐鏈條,結合學校辦學特色,融入學科專業特點,用好創新創業政策,不斷加強校地、校企合作力度和深度,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服務質量和水平,健全完善“培育—苗圃—孵化—落地加速”的創新創業全鏈條。
三蝌優創始人、我校08級校友柯樺龍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讓我們倍感振奮。近幾年創業大賽的舉辦、創業導師的指導、創業基金的扶持等,給更多有創業想法和激情的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同時對企業來說,人才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實實在在給了企業支持;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可以說,我們迎來了創新創業最好的時代,我們要把握好機遇,努力實現創業夢想,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添磚加瓦。
漳州市思源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閩南師范大學教科院碩士研究生余根鈥說,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我深受鼓舞。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在鼓勵青年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的同時,給予了青年創業者各項政策扶持。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激情、有活力、有闖勁,理應成為創新創業先鋒軍。今后,我將腳踏實地學好專業知識,弘揚創新精神,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之中,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文:宣傳部綜合 圖:陳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