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的五月,八閩青年又一次迎來了自己的節日;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紀念日,馬克思主義從未走遠,馬克思主義也不會為青年所疏遠。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新時代八閩青年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夢想,勇奮斗,敢擔當,以昂揚的精神風貌、進取的人生態度,接過先輩的旗幟,發揚“五四”精神,再譜青春之歌,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添磚加瓦、再立新功。
堅定理想信念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能否培養和造就大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敗。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意義深遠,是一項非常重要和緊迫的戰略任務。
共青團福建省委學校部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團省委注重思想引領,加強理論武裝,堅持實踐導向,強化知行合一,發揮網絡優勢,提升育人成效,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世界、分析世界,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培養造就了大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全省高校探索諸多特色做法,持續實施“青馬工程”,促進思想引領在青年學生中入腦入心。廈門大學、閩江學院、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等通過組織“青馬學員”讀原著悟原理,加強思想傳播,增進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等重視理論成果的轉化,突出思想引領,通過宣講、座談會的形式,以鮮活生動、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華僑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立足實踐育人,融入社會服務,通過組織優秀青年骨干進基層、進機關實習鍛煉,引導大學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龍巖學院、寧德師范學院、閩南師范大學等高校依托地域特色,開展“追尋紅色足跡”活動,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情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綱領、旗幟和靈魂。閩江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社社長徐澄鈺同學從大一下學期起,聯合11位同學發起創建大學生理論社團。讀書社搭建了理論學習、實踐調研、宣講分享三個平臺,以同學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員從剛開始覺得很枯燥,到現在主動學習理論,逐漸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學習者、傳播者。“作為新時代青年人,要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基本思想觀點,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根本政治立場,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踐行者。”徐澄鈺說。
深度思想引領 向上向善蔚然成風
2019年以來,共青團福建省委在全省青年中廣泛開展“青馬之光”系列宣講活動,由省、市、縣三級團委書記班子成員,各高校團干部、青年教師組成“青馬之光”宣講團,走進大中小學,講理想、講理論、講信仰。宣講團從“老套路”中不斷探求“新花樣”,聚焦新思想,聚焦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和關切訴求,把大道理轉化成小故事,深入基層,講授1134場有益、有趣、有用的思政課,覆蓋15萬余人。
此外,2019年4月,福建省“向上向善·青馬之光”領航工程之“向上向善育人工程基金”項目和“學校團干名師工作室”培育計劃啟動實施。項目為期10年,由廈門市臨家餐飲投資有限公司捐贈3500萬元,每年發放獎教學金350萬元,評選青年師生典型約700人,培育“團干名師工作室”10個。2019年,從獲獎青年典型中遴選出的11名優秀青年榜樣赴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等全省7所高校,面向5000余名青年師生開展“向上向善·青馬之光”高校優秀青年典型事跡宣講活動。今年名師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即將出版《用抖音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高校團支部工作手冊》等書籍5本。
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化學與材料學院輔導員李天麗主持的“李天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獲評首批福建省學校團干名師工作室。她和她的團隊結合新媒體時代特點,深入研究大學生喜愛的短視頻,嘗試把基層共青團工作予以植入,創作了“我和我的祖國”“小天團課”等8個系列共100余個抖音作品,總播放量達1400萬,點贊近70萬。
福建省首個在讀女研究生造血干細胞捐贈者、福州大學學生念可薇是宣講團成員。她說,這次宣講活動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思政大課。她從思政教育旁觀者到參與者,在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的同時,更加堅定了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信念。
聆聽了宣講的福建農林大學教師鄭長青說,宣講人的事跡之所以感人,在于他們本身就是我們的身邊人。他們把自己能做好的事做到了極致,做出了影響,這樣的榜樣是最鮮活的、最有感召力的。
激發青春力量 引領青年建功新福建
在“青馬之光”的引領下,全省青年學子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國人民齊心抗擊疫情時,全省共青團吹響了青春戰“疫”的沖鋒號,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讓團旗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1月28日,共青團福建省委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在全省高校團員青年中積極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預備)隊的通知》,我省眾多高校團委迅速響應,積極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預備)隊46支,共1517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醫療救護、科普宣傳、秩序維護等防控疫情工作中。福建醫科大學團委第一時間在赴鄂參加醫療援助的青年醫務人員中成立青年突擊隊,號召青年突擊隊員加強交流,相互鼓勵,做好個人防護,提高團隊協作效率,充分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在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有序開展醫療救助工作。
大年初四,共青團福建省委啟動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宣傳招募行動,還在春節假期中的青年人紛紛報名,有的奔赴各大超市門店,投身助力民生保障工程,讓市民安心提好“菜籃子”;有的上高速道口開展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在疫情防控一線展現青年擔當。廈門大學17名師生從新聞中得知武漢農產品緊缺后,迅速成立由統籌組、財務組、采購組、運輸組、武漢前線組組成的援鄂志愿服務團隊,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專業優勢,解決農業產業鏈阻滯問題,為武漢捐贈10噸蔬菜等防疫物資。
全省11410名返鄉大學生團員積極響應團組織號召,主動到當地社區(村)報到,參與基層防疫信息統計、科普宣傳、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工作共計30552人次。閩南師范大學學生、省級“青馬學員”陳燕同學也是返鄉志愿者中的一員。參加防疫工作期間,她每天一大早便開始在村口檢查點站崗值班,對進出村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還帶動同鄉大學生們一同加入防疫志愿服務工作中。
面對疫情,共青團福建省委發揮融媒體宣傳優勢,聚焦重點,著力挖掘和宣傳防控疫情中涌現出的青年典型,廣泛普及科學防護知識,堅決遏制謠言的擴散,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福建省學聯微信公眾號開辟《最美防疫青年》專欄,累計制作32期,微博開展“八閩青心共戰疫”話題討論,共吸引1475萬人次參與。福建中醫藥大學自1月下旬起,通過團中央微信公眾號平臺,每周推送科普漫畫《團團健康小課堂》,傳播有中醫藥特色的新冠防控知識,目前已推送9期,篇均閱讀量過10萬。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八閩青年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激發使命和擔當,以磅礴的青春偉力撐起發展的脊梁。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年。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全省共青團將繼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學思漸悟新思想,堅定信念跟黨走,凝聚和引領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以更大的擔當和作為建功新福建。 (劉 瑋)
2020-04-29 05海峽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20-04/29/content_1255245.htm?div=-1
版權所有:閩南師范大學 制作與維護:閩南師范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 Copyright 2013 ? www.webvpn.mn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