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師范大學根植閩南,立足福建,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2021年獲批教育部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獲批以來,基地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專業優勢,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主動融入“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和文化強國建設,積極探索“推普”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群眾幸福生活追求的路徑,形成了“深學細悟、創新發展、普及提高”的工作思路。
深學細悟 領會語言文字工作精神
2022年12月,學校召開座談會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增強做好語言文字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學校積極組織校基地骨干人員參加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參加教育部語用司舉辦的高校語委干部語言文字工作能力提升培訓班、骨干人員培訓班,通過多渠道學習,把握語言文字事業新形勢、新任務,服務科教興國戰略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學校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納入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成立校級機構“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依托中國語言文學博士點,培育高質量人才隊伍,實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科專業知識與服務社會的有機融合。為提升高校語言文字工作治理效能,2023年春季,校基地開展“走出去”行動,實地走訪兄弟院校、中小學校,訪談校友、群眾、大學生等,在調研中了解人民實際需求和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將其轉化為高校語言文字工作事業的具體舉措和行動方案。
創新發展 多維舉措提高服務質量
基地積極貫徹協調發展、協同創新理念,將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黨建相結合,開展“紅色經典潤鄉土”活動,通過“黨史故事講述”“紅色詩歌誦寫”“偉人名言書寫”等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為提高中華優秀文化的國際傳播能力,2023年3月,閩南師范大學與同濟大學簽約合作,雙方將在語言文化活動品牌打造、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國際傳播路徑探索等方面實現互補,提升高校國際語言文字服務質量。
基地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創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語言文化,實行藝文結合,打造“經典誦讀”新樣態,將琴、茶、書、畫與詩歌等語言藝術聯系起來,建設中華傳統文化特色課程群,強化中華優秀語言文化闡釋和創造性轉化。“中華經典詩詞誦讀”“詩詞文本細讀舉例”獲批福建省線上一流本科課程,2023年“《詩經》弦歌藝術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獲批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古典詩詞和民族音樂融合有效助力語言文化交流傳播。
普及提高 “推普”活動廣面向、重實效、樹品牌
基地堅定不移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多面向開展各類推廣普及活動,參加教育部組織培訓,2021年、2022年兩次對口寧夏海原縣、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開展教師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訓班,活動方案切實有效,得到語用司認可;面向周邊鄉村中小學生和群眾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活動,2022年從全校遴選10支大學生實踐隊伍奔赴周邊鄉村開展推普活動,服務對象達500人次。其中,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實踐隊伍入選教育部“‘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服務隊”,文學院實踐項目榮獲2022年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項目TOP100,“經典潤鄉土”“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隊榮獲“優秀團隊”榮譽稱號;面向大學生開展“推普”活動,學校常年組織以語言文字賽事為主的職業技能大賽,每年有一萬余名在校大學生參加包括經典誦讀、規范書寫等賽事,提升了大學生語言文字意識和語言文字能力。
為確保實效,學校開展的“推普”活動實行“4+3模式”,精心設計機制、措施、評價、反饋,形成閉環;活動前關注對象實際需求,活動中傳遞溫暖與善意,活動后保持在線聯系。“推普”過程中,學校師生求實創新肯干,涌現出多位先進典型。2023年5月10日,邱煜焜老師榮獲教育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個人”。學校以各類藝能活動為媒介開展經典誦讀等語言文化活動,已形成“傳統節日詩會”“閩南詩歌節”“跟著詩人喝茶去”等活動品牌,在海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
2023-6-13 10綜合新聞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6/13/nw.D110000gmrb_20230613_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