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在線開課。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的四位教授在線解讀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14億中國人萬眾一心,創造一系列戰“疫”中國速度、中國奇跡的感人故事。
閩南師大積極組織師生通過人民網、人民視頻客戶端、咪咕視頻客戶端等收聽收看了在線直播,通過“云端”課堂,同上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大家紛紛表示,上完這門“戰疫”思政課,受益匪淺,將更加自覺擔當時代責任,在這場疫情大考中經受考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文學院2019級研究生方飛:這次思政課讓我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大凝聚力。疫情防控期間,我身邊的許多同學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讓我更加體會了馮秀軍教授所說的“青年是愛國擔當的生力軍”“讓青春奮斗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的含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這場看不到硝煙卻要直面生死的戰場上,我們也可以展現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與擔當。
閩南文化研究院2018級研究生黃佳作:這堂課不僅是思政課,更是引導人生之課。此次疫情防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強大凝聚力。我對黨和國家在此次危機中表現出的出色能力感到無比自豪,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充滿自信。我也將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傳遞力量,為祖國的繁榮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2018級研究生王景梅:通過觀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我對疫情發展形勢、疫情防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特別是一個又一個“逆行”的背影,讓我深受震撼和感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要用青春擔當起時代的責任,做到“心有大我”,要有家國情懷,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國家的大我,努力學習,充實自我,勇于擔當責任,成為國家之棟梁!
數學與統計學院2017級本科生林子琰: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名黨員,今后我也將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愛黨愛國愛人民,心存敬畏,遵紀守法,勇于承擔責任;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成長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青年,為國家的繁榮與昌盛貢獻力量。
外國語學院2017級本科生李君妍:馮秀軍教授的《青年的責任和擔當》讓我印象最深刻。馮教授告訴我們,每個青年人都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每當國家民族遇到困難,青年人也更能激發偉大的愛國情懷和無窮的斗爭力量。愛國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譜寫“大寫的青春”,做到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本科生曹明濤:此次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讓我受益良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教授所講的“總結歷史經驗,增強必勝信心”。王教授講到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歷經磨難,但卻并沒有因此倒下,反而越挫越勇,抗爭到底。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強領導人民戮力同心,克服困難。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堅定不移跟黨走,聽黨話,樹立憂患意識、底線思維。國泰民安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山河抱恙時排憂艱難,迎難而上。
教育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謝佳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馮秀軍教授在思政課中說,“青年成長道路千萬條,愛國大義第一條”,這也是我一直篤行的方向。作為一名未來的人民教師,我將始終踐行初心與使命,堅持以習總書記提出的“四有”教師為目標,致力于教師專業成長,努力研習系統的學科專業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在奮斗擔當中譜寫青春。
物信學院2017級本科生林佳欣:這是一堂現實的、鮮活的、深刻的、難忘的思政課。艾四林老師說:“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國夢歸根到底就是人民的夢,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而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幸福的重要基礎。”這讓我深刻感受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情懷,也認識到青年大學生的使命與責任,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盡自己所能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應有貢獻。
商學院2017級本科生陳燕:在這堂生動而又深刻的思政課中,通過四位老師對疫情的解讀,我看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制度的優勢,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情懷,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我們要主動擔當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要讓大寫的青春夢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里綻放,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